我在思考的时候头顶会出现一个黑色的太阳,它照亮了我人生的阴暗面,也掩盖了这个世界散发的光芒。尽管我认为这个世界对我没有什么恶意,我却觉得我的未来仍是一片迷茫。
大概是顿悟了人生百态这个道理以后,我便成为了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过多的经历让我形成了心灵上的几丁质,即便我未曾经历社会的浮沉和人生的坎坷,我也从不认为我是温室的花朵。朋友都说我情商高,其实我不怎么喜欢被表现,不过是无数次的预演和碰壁让我对为人处世方面产生了新的理解。
一开始落笔的时候,我把自己描写得极为病态。初稿里的我,有患得患失的失控边缘,有浮生若梦的迷途一场,有一无是处的自我否认,也有久病得愈的如释重负,有时候我也不明白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到底被固化成了什么样子,我从未思考过这层交际的面具伪装的累不累,而是回想上一秒的行为举止表现的对不对,我有点奇怪,因为热爱信息技术的人在生活中都不应该像我这般存在。好比我羡慕所有人的自得其乐,渴望能像如此这般行止由心。
现实生活里的我有很多标签:情感大师、解忧树洞和乐天派。这些标签汇成了我很性格,洒脱便是其中之一。我倒不大希望我能这么洒脱,这意味着我永远不会有持续的失落,麻木地面对世间。这样的思想让我日渐成为了一个悲观主义者,这是一件好事,我不喜欢悲观情绪,但认同悲观思想。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清欢自渡,得失随缘。这句做了我一段时间的签名,可以大概概括我这种想法。所以我的积极得益于我的消极,也正因如此,往往悲观的想法才能让我活的更快乐一些。
对于我来说,善于洞悉人心的情感专家也不过只是通过了解更多人的故事从而看的更开。我今年刚上高中,初中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可以说她在我心里如同白月光的存在吧。运气使然,自初一分到一班后成初二初三便一直分在同一个尖子班,再加上平时有挺多组织上的事物交接,倒也存了一点私心,用我的交际能力与她慢慢熟络起来。她说她不喜欢周杰伦,但我想她爸妈应该和我一样喜欢,不然,怎么会起了一个“星晴”的名字呢。她长得不是很出众,但她的性格却是真切地吸引住了我。
中考前夕,我约她晚上去操场看星星,我把时间约在了那周的星期五,那天阴差阳错的是五月二十号,2022年5月20号。说是看星星,可不止天上能看得到,她的眼睛里也有。我给她抓了操场难得一遇的萤火虫,聊人生聊理想,然后说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我知道我的能力远不至于谈拥有和以后,所以我的本意是表达心意就好,能做朋友已经很满足了。我有一些了解始末的朋友说我的恋爱观很正确,是啊,不准确的话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
后来怎么样了?
她说好,她知道了。她说我也很优秀,她很崇拜我。她说我的幽默风趣,我的挥斥方遒,我不怎么审时度势的沉稳和信息技术都一直被她崇拜着。但也仅此而已了,崇拜不是喜欢,遗憾永远是遗憾。
放初三暑假那天,我们合影了,看了电影,喝了奶茶,然后聊了半个暑假。兴许是她累了,还是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份复杂的“朋友”关系,还没看到有她的最后一片晚霞,就匆匆留下一句再也不见和一个红色感叹号在人海里悄然离场。暗恋是一场无疾而终的比赛,没有输赢,也不分平手。我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让暗恋变得不再是暗恋,我想过很多次,如果我当初没有那么勇敢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心酸,都说没把握的事物一开始就要逃离,泯然众生久了,苦涩早已释然。也罢,那就到此为止吧,给我的故事画上一个铅笔写的句号,是结局,但不圆满。
身边的人和事都在变化,没变的是云与海和从前的记忆。所幸我还能和熟络的朋友放眼以后,在未来的日子里诉说怀旧,有时候再回想那双动人心弦的眼眸,倒也还发现自己确实是挺傻的。就这样吧,事与愿违不是生离死悲,往后好好生活,常喜乐,常安宁,明天的朝阳要比今天的落幕更有意义。
每个人都有这段相似的过程
还年轻 还来得及热泪盈眶 😀
べた
can can need
去年写的,今年发的,所以才会导致修改日期这么短。呃,去年的文采也不怎么好似乎是个事实。